2025年吹缆施工的标准步骤,综合行业规范和实际操作流程整理:
一、施工前准备
设备与人员配置
施工团队:5–7人(含施工队长1名、操作手1–2名、守井员1名、倒缆员1–2名、安全员1名)
设备:吹缆机、空气压缩机(气压0.6–1.5MPa,气流量>10m³/min)、润滑剂、安全警示设施(反光锥、限速牌等)
车辆:设备车、材料车各1辆
现场检查
验证硅芯管导通性及密封性,确保无破损、杂物堵塞;
测试空压机、吹缆机运行状态(试运行5–10分钟)。
二、核心操作流程
光缆安装与润滑
手动升起吹缆机传送带,安装缆塞、密封圈并检查气密性;
向硅芯管注入润滑剂(用量根据管径、路径复杂度调整)。
光缆布放启动
光缆端部安装气封活塞,穿过吹缆机牵引驱动装置;
调整传送带压力,确保夹持力适中避免损伤光缆。
气吹敷设控制
启动空压机,缓慢打开牵引驱动装置,初始速度≤10m/min;
逐步提速至60–90m/min(严禁超过100m/min),通过气压与机械推力协同推动光缆;
末端安排专人监护出缆口,实时通报光缆位置。
异常处理与暂停
若速度骤降(<10m/min)或阻力异常,立即停机检查管道故障;
拖拽器到达末端前关闭气源,移除网套后再继续作业。
三、安全与收尾要求
安全规范
全员佩戴安全帽、防滑鞋、手套,操作时远离输气管和硅芯管;
吹缆机工作时严禁手接触驱动部件,硅芯管末端设警戒区。
完工验收
检查光缆布放路径平直、无扭伤,预留足够余量(尤其接头处);
清理现场设备,回收工具并登记清单。
关键控制点:润滑剂用量、气流压力稳定性、光缆速度监控是影响敷设距离与质量的核心因素;复杂地形(大坡度/弯管)需采用活塞气吹头增强牵引力。